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,将支持农民建房作为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,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建材下乡,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采取多种形式支农依照法律、法规规定建设自住住房。近日,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提交请求.
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,将支持农民建房作为扩大内需的重大举措,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建材下乡,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采取多种形式支农依照法律、法规规定建设自住住房。近日,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《扩大建材下乡政策及实施建议(初稿)》。江西省也提交了申请第一批试点地区的相关建议。虽然建材联合会的《实施建议(初稿)》尚未向全社会充分公开,实施的政策措施也尚未正式发布。 《实施建议(初稿)》计划已部分披露。对新建住房的农民,根据建设性质,补贴比例为13%。 %~20%。 “建材下乡”政策一旦推出,将惠及全国15-2000万户家庭和约60-8000万农民。该政策的实施期限暂定为3年。据初步测算,我国农村居民每年用于房屋建设和房屋维修的支出近5000亿元。通过财政补贴等政策,如果能刺激和促进农民住房建设在原有基础上净增长10%-15%,每年至少可增加国内消费50-600亿元。
毫无疑问,整个“建材下乡”政策是一项利好政策,有利于刺激建材和建筑卫生陶瓷的需求。建材下乡包括水泥、玻璃、陶瓷、门窗、石膏板等建材产品。其中,我们不妨初步估算一下,建筑卫生陶瓷产品占农户建房流程的15%。按照“建材下乡”的要求,我们每年都会促进消费的增长。 600亿元,将带动建筑卫生陶瓷消费增加90亿元。全国有1735个县(市、自治旗),48000多个乡(镇)。平均每个县每年增加消费500万元左右。每个乡镇增加建筑卫生陶瓷消费约20万元。在一些乡镇看来,“建材下乡”对于陶瓷产业来说并不是一块大蛋糕。总体来看,以目前建筑卫生陶瓷年销售额250-3000亿元计算,“建材下乡”每年带动建筑卫生陶瓷产品销售额超过90亿元,可促进建筑卫生陶瓷产品的增长。建筑卫生陶瓷销售额约占3%。
具体来说,我们陶瓷企业如何顺应国家“建材下乡”政策,做好陶瓷下乡工作。当然,还要等待正式的《扩大建材下乡政策及实施建议》方案出台,才能制定相应的策略。但业内有一个共识,渠道正在下沉,开拓三四级(县城)市场。事实上,我们看到全国有1735个县(市、自治旗),48000多个乡(镇)。在“建材下乡”新政下,一个乡镇平均每年将增加建筑卫生陶瓷消费20万元。因此,渠道的下沉也要有选择性。一方面,我国拥有广阔的农村市场,同时,农村市场还不够成熟,各地区农村市场的发展也极不平衡。渠道下沉需要充分考虑市场成熟度、远程管理、产品需求集中度、运输库存压力等因素,而不是盲目渠道下沉。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渠道下沉,认为“建材下乡”将推动一线品牌下沉,在三四线(县城)与二三线品牌竞争。和城镇)市场,甚至可能挤占部分三线品牌的市场空间,造成行业的一次大洗牌。我并不完全同意这个观点。 “建材下乡”将大力促进二三线品牌在县城市场的销售。相反,会减少二三线品牌对一线品牌在一线市场的挤压。 “建材下乡”将带动约3%左右的建筑卫生陶瓷销量,不会导致行业大洗牌。
“建材下乡”的利好政策可以很好地帮助陶瓷企业开拓三四线市场,帮助陶瓷企业摆脱对城市房地产行业的高度依赖,帮助陶瓷企业建立更密集的产业集群。营销网络和更加灵活的销售渠道。终端。同时,也对我们陶瓷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。陶瓷企业有必要适当调整产品结构,生产更多适合农村市场的质优价廉的产品。陶瓷企业需要不断培育当地市场,培育区域品牌。坚持“陶瓷下乡”,加快城镇化进程,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。